010-83557500
010-83557500
010-83557500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38号北京广安门维景国际大酒店写字楼8层812
时间:2024-10-26 13:19:31
罗翔,湖南耒阳人士。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其主要研究范畴涵盖刑法学、刑法哲学以及性犯罪学。曾先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进行交流访问。自 2008年起,多次入选中国政法大学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之列,2018 年荣膺中国政法大学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初,因其刑法课堂教学风格幽默诙谐,意外在网络走红,获称“一米九的法律男神”。受邀入驻视频网站后,仅6个月粉丝便突破千万,缔造最速千万粉之传奇。2022年,被评为 CCTV“年度法治人物”。当下,他致力于法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其法律随笔集《法治的细节》斩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在一次讲座中,有一位学生问罗翔:“老师,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在命运的关键选择上仍然犹犹豫豫、不知所措?”
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观察、去理解,而法律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罗翔老师用法律的思维与视角去自省,去看待这个世界,让我们真实体会法律的人文温暖与正义力量。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适合普通人阅读的8本法律入门好书,其中《法治的细节》《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刑罚的历史》《刑法中的同意制度——从性侵犯罪谈起》5本由普法界的“顶流”罗翔老师撰写。
该书由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教授罗翔精心撰写,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法学随笔集。书中包含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六大板块,旨在普及法律常识,弘扬法治观念。其内容涵盖了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所指向的法律知识,也涉及N号房、张玉环案等备受瞩目的时事热点案件。通过度的剖析,着力培育读者的法律思维,为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明灯。此外,该书还收录了罗翔在声名大噪后的内心独白,分享了他的求学及成长经历,真诚袒露了心境的变化与成熟。读者能够与其一道,借由阅读和思辨,摆脱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同促进法治细节的完善。该书出版后备受读者推崇,先后斩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南都 2021年度十大好书、经济人读书会十大好书、2021杜威法律公社十治好书、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12月十大非虚构原创好书、首都图书馆“阅读之城”推荐书目、京东图书优秀作品奖以及2021年抖音知识作者推荐的十大好书等众多荣誉。
该书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撰写的普法读本。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令人绞尽脑汁,一个案件可能会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这两个立场居然都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这正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是而非的悖论。法律中充斥着悖论,其中有些是真正的悖论,有些则是虚假的悖论。在该书中,罗老师借助14个经典案件,深入辨析了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助力我们洞悉法治的核心。对法律中的悖论进行探讨和思考,能够锤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摆脱偏见与专断,进而接纳多元与包容。该书入选2024年1—2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
该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为大众读者撰写的普及法律知识的通识类著作。罗老师怀着传播法治理念的理想与担当,始终致力于将严肃的法律知识以深入浅出、平实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唤醒大众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使法治之光得以延续传承。全书依照我国现行刑法体系构建,包含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等内容必一·运动,针对“刑事责任年龄”“正当防卫”“交通肇事”“职场犯罪”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概念和知识,进行了全方位且透彻的阐释。该书将刑法常识与法理精神相结合,兼具法律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能够激发读者运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审视生活,提升法律感知能力。该书于 2021 年 12 月入选首都图书馆阅读之城第八届“请读书目”。
该书以古代刑罚体系为脉络,阐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法律以刑法为根基,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即为刑罚。自成文刑法诞生起,就一直试图对刑罚权加以约束。然而,由于人治的传统,这一目标无法达成,“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刑罚观念致使酷刑横行,法外之刑种类繁多。直至 20 世纪初,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现,才将曾经肆意膨胀的刑罚权,限制在法律的框架之中。该书并非仅仅是对过往旧事的讲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再到近现代五刑,中国法律的发展道路漫长且曲折,折射出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变迁,也使法治背景下的自由价值愈发显得珍贵。
该书以性犯罪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法律中的同意制度标准,并且援引了众多中外案例,兼具思辨性与教育意义,达成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实现了法律知识的降维传播。该书依照罗翔老师“罗翔讲刑法”的课堂讲义框架逻辑,融入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采用硬知识与软案例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了通篇皆为干巴巴的理论。结合“罗翔讲刑法”课堂的记录必一·运动网址,以及网络用户对于刑法学习的需求,被编辑成为契合当下年轻人阅读习惯的法律大众科普读物。
该书是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赵宏教授所著的法律随笔集,以近年来的时事新闻为切入点,向大众普及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对个人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公权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归根结底,法律真正关注的是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行政法作为“小刑法”,与公民生活紧密相连,诸如给孩子起名“韦我独尊”是否构成寻衅滋事、能否通过立法规范穿衣,以避免伤害民族感情、网暴事件背后的平台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等等。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从行政法视角开展普法工作,乃是法治科普拼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权力的边界,即为个人自由的边界。该书入选 2023 年年度十治图书榜单,获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提名奖。
作者简介:赵宏,甘肃金昌人,获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纽伦堡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德国公法、比较公法、国家学以及个人信息权的公法保护等。著有《行政法学的主观法体系》《法治国下的行政行为存续力》等作品,翻译了《德国国家学》《民族主义:历史、形式与结果》等书籍。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该书是中国政法大学陈碧教授撰写的法律随笔集。法律并非冷冰冰的条文,每一个个案的判决均是法理、事理与情理的平衡。公平和正义,不但要在法条中得以彰显,更关键的是要在每一桩个案中产生回响。陈碧教授结合近几年的热点案件,尤其是与女性权益相关的热点案件,从法律中的情理视角对买妻、性别暴力、弑母案等二十余个热点案件予以解读,剖析案件判决中有关法治与情理的考量。在注重逻辑与理性的基础上,关注民众的常情常感,让人感受法律的公正与温度,同时还对“坏人”的辩护权利、律师的职业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简介:陈碧,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为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侦查学与证据学,长期于媒体发表法学评论及随笔,著有法律普及读物《正义的回响》《谁为律师辩护》等作品。
该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李红勃教授撰写的法律通识读物。全书从法学导论、法律的基础原理、法律体系等多个视角出发,以 18 堂生动的法学启蒙课,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体系,成功构建起法律学习的底层逻辑。每个章节均融合了经典判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生活事件巧妙地相互结合,充分展现出法律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的法理、情理分析,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带来心灵的感动。它不仅让读者能够了解丰富的法律知识,更能促使读者对法治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认同和共鸣。